咨询热线:0834-8533784
联系地址: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布拖县特木里镇则洛村4组1号
电子邮箱:bjsfny@126.com
布江蜀丰园
布江蜀丰园马铃薯雾培室
“这是2020年3月种下的蓝莓,6月时就第一次结出了果子;那个大棚试种金太阳杏,看这新冒出的芽口,来年一定能结不少果。”行走在布拖县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中,来自江油市农业农村局对口帮扶布拖的农艺师熊瑛,正如数家珍般地介绍着园区里不同区域内,自己亲手种下的各类蔬果。
在布拖,一个现代化的农业产业园区让农业生产从“传统”走向“现代”。
打造农业科技园新模式
布拖县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是落实江油市、布拖县两地党委政府扶贫攻坚对口协作战略部署的重点产业项目,由江油农投与布拖农投共同组建的“布拖县布江蜀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建设和运营管理。
2018年7月,总投资6700多万元,占地157亩的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投入使用。
在一期建设中,以选育适宜布拖种植和精深加工的马铃薯品种为目标,已建设完成5000平方米智能温室育种大棚、1400平方米马铃薯保鲜储存库、1900平方米电商展示交易和技能培训中心、717平方米马铃薯主食文化体验阳光餐厅、6720平方米普通温室大棚、100亩露地种植试验示范区。
当然,布江蜀丰不仅仅局限于种植,还致力发展深加工,提高产业附加值。二期建设正在以马铃薯精深加工为主攻方向,建设产品加工区推动园区扩园升级,二期建设内容包括投资1000多万元建设500亩高原蓝莓种植示范基地,投资1000万元建设360亩川续断中药材育苗种植基地;投资500万元新建布拖县国家级电子商务平台交易中心及在全县设立56个电商交易示范点。
通过2至3年的努力,将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和农民持续稳定增收的“双引擎”,成为产业合作孵化器、创新发展服务器。
这是布拖县整合资源引领示范的一个代表性项目。顶层设计加高位推动,布拖迈出了实质性步伐,“四个突破”可见一斑:
——立足资源禀赋,放大特色优势,协力在培育马铃薯全产业链上求突破。布拖县立足马铃薯种植大县实际,牢牢抓住做大特色现代农业这个“牛鼻子”,按照“建基地、搞加工、创品牌、促融合”的思路,共同规划建设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将推动马铃薯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布拖县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
——引进示范推广,产业提档升级,协力在乡村振兴发展上求突破。从产业园区投入使用以来,已引进桃树、杏树、蓝莓等多种新品种水果,金丝黄菊、白芍、白术、川续断等中药材种苗。
——推广良种良法,优化产业结构,协力在农旅融合发展上寻求突破。以大力发展“果薯蔬草药+加工+电商”的一体化现代农业模式,推动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协力布拖实施产业强县提升工程为目标。充分发挥示范园在培育新型农民经营主体,探索推广良种良法、创建特色优质品牌、创新产品销售体系的带动作用。构建布拖农牧产品从生产端到消费端的快捷通道和全覆盖的县乡村商贸体系。
——注重扶贫扶技,培养种植技术,协力在贫困群众稳定增收上求突破。发展现代农业核心是要让群众增收。注重扶贫产业与贫困户利益精准的连接,与贫困户开展股份合作。贫困户以土地入股方式,为园区提供原种、生产种繁育所需土地,从而获得比一般土地出租更可观更持续更有保障的经济收益。此外,在园区内解决建卡立档贫困户的务工需要,增加贫困户收入,实现劳动力就近就地转化。同时,园区还与贫困户签订马铃薯原种、生产种借薯还薯订单合同,提高农户马铃薯种植的比较效益,直接增加农户收入。
先进技术与先进管理的融合,让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充分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科技进步助脱贫增收
“我们进行的是马铃薯产业关键技术为主的技术帮扶,包括马铃薯原种的生产、品种的选育,以及病虫害的防治等指导工作。”有“土豆王”之称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王西瑶在2020年4月随四川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组织的专家服务团来到布拖县,为当地马铃薯产业进行相关指导。
布拖县马铃薯种植面积常年达到21万亩左右,发展马铃薯是当地重要的脱贫产业。但马铃薯在栽培过程中,会出现产量逐年下降的“退化”情况,严重制约了老百姓增收和生产积极性。
“马铃薯种薯繁育作为一个高科技工程,如何脱毒培育出更好的种薯,是一个难题。”布拖县布江蜀丰生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良煜告诉记者,面对当地农业高科技人才匮乏的困境,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多次组织四川农业大学、四川省农科院等农业专家前往指导,给园区提供了科技支撑。
“园区已经形成了完整的马铃薯产业链条,其示范作用将会带动当地马铃薯产业发展,使布拖县决战决胜脱贫攻坚能够得到最基础的保障。”王西瑶表示。
“我们的目标是选育适宜当地种植和精深加工的马铃薯品种,将当地马铃薯种植亩产产量提高30%左右。”陈良煜说,近年来,布拖县聚拢农业高科技人才对农业种植进行技术帮扶,探索出了一条以马铃薯种植为主的人才智力扶贫道路。
马铃薯露地种植试验区、无土栽培车间、高品质果蔬温室大棚……自园区投入运营以来,综合效益逐步体现。2020年劳务费支出一项达到近300万元。实现园区带动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高出当地平均水平20%以上。
人才为园区发展注入动力
在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中,有一位援彝干部在为布拖的脱贫攻坚默默奉献。
她便是来自江油市农业农村局第二批援彝干部熊瑛,目前挂任布拖县农业农村局经作站副站长,也是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的一位农艺师。今年10月,熊瑛还被评为2020年凉山州脱贫攻坚奉献奖。
2018年7月,园区刚刚建设完成,其负责人几经周折找到熊瑛,请她为园区种植果树做规划。在详细了解布拖的自然气候条件和农业产业发展现状后,熊瑛初步判断布拖特别适合种植果树,于是她专程拜访了四川省农科院园艺所、西南科技大学生命学院、四川农业大学的专家,同他们共同探讨布拖果树产业的发展,形成了布拖特别适合种植高品质、高附加值的有机水果的共识。
来到布拖县后,熊瑛迅速深入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沙洛乡、基只乡、木尔乡、火烈乡、俄里坪乡等地,在田间地头详细查看,在农户家中仔细询问,和当地乡村领导干部一次又一次地座谈,反复请教省内农业专家,认真研究市场需求,白天下乡,晚上查资料,发挥自己的业务特长,提出了因地制宜发展优质水蜜桃、油桃、高山李子、优质杏、高原蓝莓和农旅融合发展的产业扶贫规划,否定了在一些村发展车厘子、柑橘等不适宜果树品种的规划,为布拖构建“248+”现代农业产业新体系出谋划策,让贫困村在发展产业时少走弯路。
为了准确定位布拖发展高原蓝莓产业,她克服了身体不适的困难,马不停蹄地到西昌、云南、青岛等全国重要蓝莓基地考察对接,最终促成联想佳沃公司与布拖县签定项目合作协议,目前500亩蓝莓基地已具雏形。
熊瑛从省农科院、四川农大、山东威海、成都双流等地引进桃、李、杏、蓝莓等果树新品种12个,在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拐乐村建立了扶贫产业示范点两个,面积120亩,对沃土壮根培肥技术、高光效树形结构培养技术、精准施肥技术、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等新品种和新技术进行试验示范。
在布拖,从乡镇领导到村社干部都知道江油来了个种果树的专家熊老师,争先恐后地请她去现场进行技术指导。无论多远,山路多么崎岖,无论严寒酷暑,熊瑛总是深入果树种植的田间地头,手把手地教当地村民栽树,施肥,修枝,并把村民拉进“跟熊老师看休闲农业”技术学习群,随时交流。一些种植大户、乡镇领导、村社干部主动拜她为师,以是熊老师的徒弟为荣。
同时,熊瑛利用“跟熊老师看休闲农业”斗鱼直播间、微信公众号、抖音、微博将过去的“一对一”的服务,变成了“一对多”的服务,通过互联网让更多的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看到专家在田间地头“诊病把脉”,解决农业生产当中的实际问题。
从“传统”走向“现代”,从“小作坊”到“大企业”,从“单打独斗”到“抱团发展”,布拖正沿着布江蜀丰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开辟的新道路,开启了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征程。(记者 吴斗鹏)